来自汉口租界的客邮明信片


   江汉关博物馆收藏有三张出自近代汉口租界的客邮明信片,一张为俄国客邮明信片,纸质,长14厘米,宽9厘米。正面印有汉口寺庙图案 ,图案下方印有红色英文“HANKOW Chinese Temple”(汉口中国寺庙)字样。左上方贴有俄国客邮邮票,邮票为加印俄文“KHTAH”(中国)字样的沙皇双头鹰图徽,面值3卢布,邮票上加盖 “HANKOW·POSTE·RUSSE”(汉口·俄国邮局)字样的圆形邮戳,邮戳下方有三行深蓝色钢笔书写的俄文,反面上端印有“CARTE PASTA”(明信片)字样。

俄国客邮明信片

 另一张为法国客邮明信片,纸质,长14.3厘米,宽9.3厘米。正面图案为汉口街景,街景左下方有用墨水笔书写的七行法文。背面在不同的位置盖有3个圆形盖 销戳及明信片寄往的地点。右边戳为法文“HAN_KEOU·CHINE·POSTE·FRANCAISE”(中国汉口·法兰西邮局)字样,左边为“汉 口·HANKOW·5 MAY 03”字样,中间一枚盖得模糊无法辨认。

  还有一张明信片是日本客邮,纸质,长13.9厘米,宽 8.9厘米,正面印有被炸毁前的汉口日本总领事馆,图片下方用英文书有“Japanses Consulate-general destroyed by enemies, HanKow”(汉口日本总领事馆被敌军摧毁)的字样。明信片背面右上方印有方形篆书“军事便邮”邮戳,下方书有日文。

近代邮政的开端

 这三张出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可谓是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一个缩影。

 1861年3月,英国凭借着《天津条约》开始在汉口开辟租界,此后,德、俄、法、日等国纷纷效仿,建起了任由洋人为所欲为的“国中之国”。在这些“国中之国”里, 外国列强们开洋行、设银行、建工厂,疯狂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随着洋行、工厂越开越多,人口急剧增加,通邮便成为当务之急。

法国客邮明信片

最早在汉口租界内开办客邮的是英国。1872年,英国领事馆为了方便本国商人和官员通信,在界内的天津街首办了武汉第一家客邮。客邮快捷安全的运行模式大受推崇和欢迎,租界内其他各国亦相继仿照,近代邮政由此在武汉开枝散叶。

带有殖民色彩的客邮

1876年,日本聘请美国代理领事爱德华·克宁汉为汉口邮政代办,办理设于上海的日本邮局在汉口的邮政业务。1899年8月,因日本与法国签有邮件交换协定,因此,日本领事馆在法租界巡捕房边设立邮便局1所,同时也在英租界三码头设立邮政局,当月即开始收发信件。

日本客邮明信片

1906年,为进一步扩张在汉的邮政业务,日本先后在日租界、俄租界、德租界分别设立邮便局、邮便分局和信箱,甚至还把邮政办到了武昌。

1898 年11月,法国领事馆在玛领事街附近设立法一等邮局,直接受法国巴黎邮局领导。1901年10月,始办理邮政汇款及包裹邮寄业务。主要顾客为法国、比利 时、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应聘在汉的工程技术人员、部分商务侨民及外籍旅游者等。后来,也有许多中国人来该局寄送信件或包裹。

1899年俄国也在汉口设立邮局。次年,俄国驻汉口领事馆在汉口俄租界“巴公房子”里设邮局1处,仅限经营寄往俄国的邮政业务,信函等由运输茶叶货船带回俄国,同时也兼办储蓄业务。

除以上四国外,在汉口设立客邮的还有德国。这五国的客邮均行使其本国的邮政章程,贴用西方流通的邮票作为邮资凭证,来往邮件也一律用外国邮袋封发,不受江汉关检查,以致偷税漏税之事或掩护走私贩毒活动屡有发生。

毋庸置疑,客邮的出现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产物,它不仅侵犯了中国的邮政主权,而且攫取了中国人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客邮对中国邮政近代化也起 过积极作用,它让中国人对近代邮政有了直观的认识,并成为中国近代国家邮政创办的催化剂。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九国太平洋会议上通过了《撤销在华 客邮案》,自此,在中国存在了半个世纪的客邮寿终正寝,中国的邮政归于一统。

这三张客邮明信片见证了近代汉口带有殖民色彩的邮政历史,为当下研究武汉租界史和邮政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用户登录

页面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