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邮政分局”招牌

 

      江汉关博物馆在文物征集时征集到一块“大清邮政分局”招牌,木质,竖条形。长75.2厘米,宽44.2厘米,厚3.2厘米,朱漆底色。招牌的正反两面都阳刻六个黑色大字:“大清邮政分局”,字体遒劲有力。可惜的是,招牌上下两端均被裁去,“大”字和 “局”字仅剩一半。招牌上的漆色已褪,斑斑驳驳,背面可看到多次涂刷的痕迹,显露出岁月的沧桑。

      这块晚清时期的邮政招牌,据说是在2007年建设武汉轻轨时在大智路一带被发现的。当时,武汉一收藏家在寻找民间文物的过程中,无意间在一工地工棚内看到了它,这块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老招牌被工人们搁在床前的砖头上,作为踏板之用。这意外的发现让这位藏家欣喜若狂,如获至宝,赶紧花钱买了下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12年,这块招牌被江汉关博物馆征集入藏,这也是目前国内少见的清代邮政实物。

      邮政招牌作为邮局的标识,在中国邮政百年史料中有图文记载。由于缺乏邮政业务办理经验,中国最初的邮政业务由海关代管。1878年,按照海关总税务司署的指令,汉口江汉关开始试办中国近代邮政。同年7月,清政府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1月23日,江汉关收到从北方寄来的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共3种面值的大龙邮票11250枚,共值关平银412.5两。1878年12月19日,江汉关税务司惠达创办汉口邮政分局,主要办理通商口岸与内地往来寄递业务。1880年,海关书信馆改名“海关拨驷达”局,即“海关POST(邮政)局”,这个洋名儿,也体现了中国近代早期邮政的殖民色彩。

      1896年初,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上折,奏请设立国有邮政,他以海关所办邮政因体制不同推广有困难为由,建议大举开办国家邮政,同时撤走外国在华邮局,并加入万国邮政联盟,试图将洋人把持的邮政业务收归国有。在朝廷大臣的再三奏请下,光绪皇帝终于颁谕旨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于1897年2月20日正式成立大清邮政总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当时,虽然将“海关拨驷达”的洋名改称为“大清邮政官局”,但邮政大权依然牢牢操纵在外国人手中。依据《大清邮政开办章程》,汉口原设之寄信局改为邮政局,并在附近设立分局。邮政总局设立后,在湖北境内增设49个分局、支局,形成近代湖北最早的邮路网络。

      关于晚清邮局招牌式样,并不像现在的邮局招牌,非要将县、市、镇、乡、街等地名一一标示清楚。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中国清代邮政图集》中,有一幅四川某地的邮局招牌照片,上面只有“大清邮政局”字样,此外再无别字。1899年6月26日,时任邮政总办阿里嗣签发了第23号《邮政通令》,声明“本通令公布的是开设新局工作中应遵循的方针和新通令下达前所执行的邮费标准”。这份通令共有十二点,其中第三点对各地邮局开设租房、签订租约时使用名称、各局统一悬挂局牌式样等均有详细规定:

      租用局房,首先考虑的应是庙宇,因为在庙宇中,每月仅支付几两银子就可租用整个院子和六至十间局房。没有庙宇的地方也可以利用店铺。邮局要建在城镇中心,但在某些邮差须日夜赶班的邮路上,如北京至镇江邮路,根据情况,也可设在城外适当地方。各局签订租约要一律用“大清邮政局”这一名称。租约中要写进‘租银不欠,只许客辞主,不准主辞客’这样的词句。租约抄件要寄送邮政总办。各局要悬挂一块或多块局牌。局牌大小根据情况而定。式样为白底黑边,中间写‘大清邮政局’五个黑字。邮局的外观要整治典雅。各局要设一间小会客室,以便接待官员或其他前来探访的士绅。邮局内要摆设普通中式家具,家具清单要一式两份,定期核查。

      关于各局所悬挂的招牌,清代北京邮政总局供事邓维屏在给下属各邮政局的通知中,有一段这样的解释:

……悬挂招牌,必须视所租之房能久处否。久居之所,可按门口之大小做成合式之牌;若暂居之处,即做四尺或五尺长白底黑字,上书‘大清邮政局’字样之立牌,挂于门外,因此项牌若迁移他处仍可挂用。

      这块出现于汉口的“大清邮政分局”招牌,上面多了一个“分”字,可能是后来添设分局时的标识所用。大清邮政开办不到二十年,腐朽的清政府就在辛亥革命的烽火中灰飞烟灭,大清邮政也随之寿终正寝,这块招牌亦在时代的潮流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至于招牌上所刷的不同于历史资料记载的红漆,很可能是人们移作他用时刷上去的。

      岁月荏苒,在21世纪的今天,大汉口的晚清邮局设施已荡然无存。这块招牌反映了江汉关所兼管的业务项目,以及老汉口近代邮政业的发展状况,对研究晚清邮政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用户登录

页面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