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江汉关银锭
在江汉关博物馆的数千件藏品中,有三枚银锭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是直接与江汉关有关联的物品,展示了江汉关所上缴税银的历史原貌。
三枚银锭外观造型均呈马蹄形,两端高高翘起,中间凹陷,底部密布蜂窝。银锭的锭面均有3个戳记,呈一横二竖形式排列,铭文为繁体。其中有两块银锭为光绪年间铸造,一枚戳记铭文为“江汉关,光绪六年,匠有成”的银锭,重1867克,长11.4厘米、宽6.2厘米、高7.4厘米;另一枚重1862克,长11厘米、宽6.7厘米、高7.4厘米的银锭,铭文为“江汉关,光绪二十四年,协成号匠王松”。还有一枚银锭为同治年间铸造,重1858克,长11.6厘米、宽6.8厘米、高6.9厘米,铭文为“江汉关,同治十三年,有成号匠罗芝”,包浆比前两枚银锭更加亮泽,高度稍低,银口偏厚。三枚银锭均为全银铸成,端庄厚重,包浆老旧自然,蜂窝气孔深密,铭文清晰,字迹遒劲有力。
据民国时期湖北省银行编著的地方金融志《湖北省金融》记载:“咸、同时代……是时,湖北设立公济益官银钱号于武昌;设立协成、有成两官银号于汉口……”可见晚清时期,湖北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及活跃地方金融,拨给库存银两为基金,在武昌设立“公济益官银钱号”一所,在汉口设立“协成官银号”和“有成官银号”两处,其职能是发行银票、钱票,兼营银炉业,铸造银锭。“公济益官银钱号”主要是为湖北省税课机关及州县地方政府铸造银锭,“协成官银号”和“有成官银号”则主要为江汉关铸造银锭。据《汉口公估局章程》第五条,“协成官银号”和“有成官银号”同时还为汉口公估局铸造银锭。
另外在光绪早期,尚有“乾裕号”银炉亦曾铸造过江汉关银锭。这三枚银锭中的两枚,就是光绪六年(1880年)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汉关分别委托“协成号”和“有成号”两家官银号铸造,“王松”是协成号铸造银锭的工匠姓名,“罗芝”则是有成号铸造银锭的工匠姓名。
明清时期,白银作为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重量大致可分为大锭、中锭和小锭、碎银4种,大锭重50两,中锭10两,小锭重5两以下。目前发现的江汉关银锭多为50两,折算为现在的1900克至2000克左右,亦有体积比较小的银锭,如湖北钱币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同治年间的江汉关5两银锭。
海关银锭是钱币收藏中的稀少之物,目前存世的中国近代海关银锭主要有江海关、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东海关、江汉关等不同类型。从存世的海关银锭来看,钤有关名的银锭极其少见,这与事实上各海关当时银两的收入形成巨大的反差。就江汉关而言,每年进出口贸易那么繁盛,多年居全国各口前茅,上缴的税银应该十分丰厚,按理说应该有大量银锭存世。但事实上,目前仅发现有记录和没记录的只有不过几十枚而已,当年江汉关委托银号铸造的那么多银锭都去了那儿呢?
梳理江汉关税银去向,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用作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开支,如江汉关1866年前的税收就几乎全部用于镇压太平军。
二是用于战争赔款和外债赔付。19世纪以来,列强以各种借口发动的几次侵略战争,导致战败的清政府要拿出巨额的赔款,捉襟见肘的清廷根本拿不出这样一笔笔天文数字的款项,只好拿各个海关的税银来分期偿付,有的款项一还就是好多年,如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给8国赔款4.5亿两,分39年偿还,以海关关税担保,这就造成了大量税银流失海外。江汉关在1887年以后,关税收入用于战争赔款的就占总收入的4成左右。从咸丰开始,清政府一遇到较大战事和战争赔款,就开始向洋商借债,形成朝廷借债海关还的局面。
三是上缴的江汉关关税银锭都进了朝廷、军队和官府的银库,作为政府的财产,免不了被熔化改铸成其他品种的命运。
四是银锭被大量改铸成银元。清朝末年,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外国银币以其大小划一、重量适中、便于交易等优点得到了历来受银两截割之劳的中国商民的广泛欢迎,继而充斥于流通领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北造币厂建立,当时大量铸造银币,期间改铸了不少银锭,江汉关银锭亦是其铸造银币的银料来源之一。
五是经过百余年悠悠岁月,一些流入民间的江汉关银锭落到被熔化改铸成各种生活银器的下场,如长命锁、项链、戒指等各种银饰。此外,江汉关还承担了海防军费,以及驻京八旗的兵饷和京官的俸饷。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江汉关等海关银锭存世量的极其稀少。
这些银锭除了少量是同治年间的银锭外,多为光绪年间铸造,纪年从光绪五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铭文分单框、双框,银号有3家,分别是“乾裕号”、“有成号”和“协成号”,铸造银锭的银匠共有5人,即“乾裕号”的蔡春,“有成号”的罗芝、王明、蔡长,“协成号”的蔡鸣、王松。这三枚江汉关银锭均有纪年,重量差不多,同治年间的没有银号名和银匠名,光绪年间的则分别为有成号和协成号铸造,有成号的没有银匠名。
这三枚珍贵的江汉关银锭是从北京藏家手中征集到的,经湖北省、武汉市钱币、文物专家鉴定为晚清江汉关遗存之物。通过银锭上的清晰铭文,可以了解江汉关的关税征收、税银上缴及税银铸造的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