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的“天气预报”

      1869年的深秋,正当萧瑟的寒风吹走江城酷暑的余热时,总税务司赫德向全国各口海关发出了第28号通札,要求各关迅速建立气象观测站。说到底,滑得像泥鳅的赫德的算盘打得贼精:在海关各口建立气象观测站,名义上是为清廷及社会提供气象服务,暗地里也为西方列强的商船和军舰搜集中国大量的气象情报。

      接到通札后,江汉关代理税务司骆德喜上眉梢,要知道气象对海关开展各项工作的意义可以说是太重要了。查验货物、港务和航道管理以及查缉走私等等,哪一项不与气象密切相关呐!如果能建立起自己的气象观测站,掌握准确的第一手气象资料,海关的各项工作就会得到更好的开展了。

      事不宜迟,骆德立即着手办理江汉关气象观测站的选址、筹建工作。根据通札中从现有的海关“编制人员中提出能够承担记录必要的观测的最可靠人员”的要求,骆德将气象观测业务附属于监察课,指定由监察长兼港务长负责,观测工作由值班外勤人员兼任,并配置水银气压表、船用气压表、雨量器、风速计等观测仪器。至于观测的主要内容,则有汉口港中午水位、24小时的水位涨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24小时风向风力、上午9时和下午3时的大气压力,以及湿度、降雨、降雨量等。从此开始,江汉关有了“天气预报”。

      当时接到总税务司的通札后,全国各口海关相继建立气象观测站的约有70个左右,其中包括灯塔、灯船观测点,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口岸、岛屿及长江沿岸、边关的一些商埠城镇,气象观测被列为海关的海务五项基本业务之一。江汉关这回拿了个第一,当年11月就建立起了气象观测站,开始气象观测业务,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建立气象观测业务的海关,亦是湖北境内最早开展的气象观测活动的地方。

      1903年11月,江汉关气象观测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干球和湿球温度、云状、云量等项目,配置干湿球湿度表等观测仪器。

      气象观测需要一个相对宽敞、安静的环境,所以江汉关对观测场的选址很重视,曾迁移多次。江汉关最初的气象观测点设于汉口河街海关旧址(今民生路口),1923年1月21日迁移到怡和轮船公司下码头附近的草坪上。这个地方地势平坦,周围没有树,环境好,特别适合气象观测,可以取得比较准确的气象和温度记录。1924年江汉关大楼建成后,气象观测点被迁至大楼内,建有百叶窗、雨量器、风向仪等气象观测设施。抗日战争时期,江汉关大楼被日军占领,江汉关气象观测被迫迁至原汇丰银行大楼平台上,一直到日本投降后才迁回江汉关内,由监察课港口办事员办理每天的气象记录。

      按照海关总税务司署的要求,江汉关的气象观测记录编制极为严格,观测结果除了每天报送各处外,还要按月编制报表,寄送海关总署及远东各气象台。

      说起来,江汉关气象观测还曾经为抗战服务过呢!那还是在1938年4月12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密电江汉关电台,要求江汉关气象观测帮助收集芜湖、镇江、上海、青岛、塘沽、秦皇岛等各关的气象资料,以密电码报告航委会第一测候所备用,及时为中国军队了提供准确的气象资料。

      除了江汉关的“天气预报”,武汉地区还有几个气象测候点也值得一提,如1905—1929年设立于汉口胜利街日本领事馆内的汉口日本测候所、1929年9月汉口特别市建立的气象测验所和同年11月建立的武汉大学测候所,以及1947年国民政府在武昌紫阳路建立的二等测候所(后改名为“汉口气象台”)等,亦发挥了气象观测的作用,形成近代武汉地区的气象观测网络体系。

      近代中国海关气象观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气象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为西方殖民者服务,使英法等列强从中获得大量的、系统的中国气象情报资料,保障了列强商船和军舰在中国各航道的航运安全。

      武汉解放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的指示,江汉关所有与海关无直接关系的业务均划归相关部门。1951年9月4日,即武汉解放一年多后,江汉关将所有气象观测仪器及气象资料全部移交给长江航运管理局港务处收存,江汉关的“天气预报”自此停报。

用户登录

页面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