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中国近代海关建筑图片展》


主办单位:中国海关博物馆  江汉关博物馆

展出时间:2016年9月28日——10月28日

展览地点:江汉关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

展览简介: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继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和海关税款收支保管权。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间,中国境内共出现由外籍总税务司、税务司控制的“洋关”57个,建设了包括海关办公楼、码头、验货场以及职员宿舍、餐厅、俱乐部、图书馆等带有明显西方建筑特征的设施。在中国近代海关史、建筑史、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具有独特的影响。

       本展览在洋关建筑影像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建筑功能为主线,展示中国近代海关建筑特色,记录近代海关的特殊存在,唤起国人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


海关办公楼

       近代海关办公楼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二是层级齐全;三是位置优越;四是很多海关办公楼比较雄伟气派,多数楼顶带有巨大时钟或建有钟楼,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厦门关税务司公署办公楼(1909年前)

俗称“北京红楼”的海关总税务司署


三大海关钟楼

        粤海关(广州)、江汉关(武汉)、江海关(上海)税务司署大楼均设有巨大时钟,俗称“海关钟楼”,其功能一是充当航标和灯塔;二是为市民提供准点报时服务;三是在以天数为单位征收船舶吨税时,统一时间标准。

  

粤海关                                            江汉关                                           江海关


海关生活类建筑

        与办公楼相比,海关生活类建筑多位于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之地。虽然体量均不大、算不上雄伟,但是内部装修比较豪华、功能比较完善、设施比较齐全。

 东海关税务司公馆

杭州关帮办公寓


海关其他建筑

        近代海关办理征税、监管、缉私和统计业务之余,还先后代办过海务港务、气象观测、海港检疫、新式邮政、商标挂号、世博会参展等事务。为此,海关拨款建设、维修了一批码头及验货场、灯塔、灯船、信号台、邮局、医院等,建筑均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20世纪20年代的大连港港口航标

20世纪20年代设在上海黄浦江口的吴淞水位钟

用户登录

页面建设中